12月19日,我校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种子赛暨应急管理创新创业专项赛(第一阶段)总决赛在明德楼成功举办。本次比赛全校共有667个团队、3000余名同学报名参赛,赛事历时两个多月,经评委初审后共有125个团队,进入复赛环节,复赛环节评委评审后最终产生应急组10个团队,创意组11个团队、红旅组7个团队晋级总决赛。
比赛现场,每个团队都进行了5分钟的路演展示,项目创意新颖独特,应急组和创意组团队项目涵盖了应急产业中的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及矿井装置、医疗防护等领域,有的团队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或大数据等新技术下的应急管理解决方案;有的团队则是将现有的应急救援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更加高效的协同救援;红旅组项目集中于推进智慧农业、非遗传承、公益事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高度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体现应急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创新创业与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评委老师们对团队的创意、技术实现、市场潜力、盈利及可持续性等进行了深入提问和细致评估,帮助团队发现项目存在的短板与提升空间,为参赛团队注入了前行的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完善项目。
活动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主办,招生就业处双创管理办公室、经济管理学院创业教研室、学生工作处学生创新项目竞赛管理科、校团委科技创新部支持,经济管理学院团委、文法学院新闻系承办,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社团管理中心和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协会)协办。校内外专家共同担任评委老师,应急组评委由应急管理学院教授鲁明星、矿山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启峰,安全工程学院消防工程教研室主任马辉、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杨博组成;创意组评委由燕郊高新区创业中心总经理高明,琪物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信誉企业联盟副秘书长李克,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孟韬,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科科长张瑞瑞担任;红旅组由文化与传播学院李艳平教授、文法学院新闻系主任陈丽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李文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创业教研室教师张哲担任评委。
学校举办的“种子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不仅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实践“以竞赛促进教学、以竞赛促进学习、以竞赛促进创新”的具体行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解决应急产业的实际技术挑战紧密结合,有效推动竞赛成果的转化和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全面展现我校应急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构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环境,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
(供稿:招生就业处;编辑:杨忆霖)